到底是鼠是鸭不应该这么难查,确认这个异物就是鸭脖

分享到:

  对公众舆论的回应应该是与证据、逻辑和结论紧密联系的全面和翔实的陈述。

  近日,继江西大学官方微信6月3日发布“食堂吃老鼠头”消息后,“长牙鸭脖如虎添翼”的话题再次登上头条。不管是鸭脖还是老鼠头,都像是陷入了罗生门,争论不休。6月7日上午,江西省教育厅告诉记者,相关部门已经介入此事。

  事实上,根据学校的公告,“事件”早已解决,令人唏嘘不已。有关学生也当场作出了书面说明。6月3日,据江西广播电视台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场东分局局长蒋谢学报道,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反复比对确认。那个异物是鸭脖子。

  有学校的解释,也有相关部门的支持,但争议并未平息。反而在网络上引起了更多的争议,其原因也不难理解:回应和曝光并不“对等”。

  网友们看到的是令人不安的图像,上面有牙齿和头发等可疑物体;但答案只是一个文本结论“这是一个鸭脖”。视频的表达力大大超过文字,也提出了更多的问题,但答案文字并没有提供信息适当性的证据,因此通知的有效性很低。

  一位啮齿动物​​研究专家表示:“如果图像不是假的,有80%(概率)可以识别为老鼠头。而且这个结论不一定正确,还有80%的空间。”但现在公众能看到的唯一证据就是这张图片,在这张照片的疑点解开之前,人们很难完全相信某个结论。

  而记者从多位在该校就读的学生处了解到,上述事件发生后,学校食堂及相关窗口仍在正常工作,“但几乎没有人到出事窗口附近就餐。” 看得出来,现在学校的学生们心里也是不爽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判断一个事物是鸭子还是老鼠并不像建立舆论的可信度那么难。说不定只是个鸭脖子而已,那些长得像牙齿和胡须的东西应该怎么解释?是视觉偏差还是其他异物?送去检测的样品和学生吃的一样吗?

  只有提供更详细的解释,才能更好地回答“指鼠如鸭”的问题。信息增长和民意调查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成反比的,当然前者越多,民意调查的空间就越小。

  而目前围绕该问题引发的争议,是否也在提醒我们,在短视频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舆论纷争?人们随便接触视频信息,如果还停留在用文字回应视频的阶段,肯定会捉襟见肘,达不到预期。比如,如果学生当场确认是鸭脖,是否可以拍下视频或照片来记录和公证这个过程?

  要知道,要赢得舆论的信任,不仅要靠说什么,还要靠怎么说。对公众舆论的回应应该是与证据、逻辑和结论紧密联系的全面和翔实的陈述。如何与公众沟通

欢迎转载非凡创业加盟网的文章,请注明出处: 非凡创业加盟网 » 到底是鼠是鸭不应该这么难查,确认这个异物就是鸭脖

分享到

表个态吧 赞(0)